孟浩然(一首)
孟浩然(689-740),襄陽(今湖北省襄陽縣)人。少時,隱居鹿門山,讀書作詩;四十歲,去長安游歷。他因不能進(jìn)士,一生徘徊在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。最后,他拋棄了求官的欲望,在山水中找尋樂趣,成為一位布衣終老的詩人。
他是唐代大量寫作山水風(fēng)景的第一詩人,在詩壇上很有名。風(fēng)格樸素、孤清。張九齡、王維愛重他,李白仰慕他。他善于寫五言詩,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》為世人傳誦。
宿建德江[1]
移舟泊煙渚[2],日暮客愁新。
野曠天低樹,江清月近人[3]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描寫傍晚時,船停泊在江上,作者看到秀麗的暮色和引起獨立在異鄉(xiāng)的情感。本詩選擇一個精彩的鏡頭來寫,意新語工,境界全工。末兩句寫景寄情,含蓄、清麗。
【注釋】[1]建德江——浙江上游的一段,即新安江,在建德縣境。[2]移——挪動,指船停岸,尋找合適的地方停泊下來。泊——停船靠岸。渚(主)—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。首兩句說,慢慢挪動著船只,停泊在煙霧籠罩的洲渚邊。[3]曠——空闊。末兩句說,放眼望去,四野空曠,天好像比樹低;俯視江面,清澈的水里倒映著月影,好像月亮就在眼前一樣。兩句景物描寫烘托出“客愁新”。景物雖靜,思緒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