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 參(五首)
岑參(715—770),江陵(今湖北省江陵縣)人。天寶三年(744)進士。曾為安西節(jié)度使幕中掌書記、安西和北庭節(jié)度使判官,右補闕,虢州長史、嘉州刺史。老年入蜀,客死成都旅舍。
他曾長期參加軍隊生活,久留西北邊塞,觀察體驗深刻,反映了多種多樣的有積極意義的邊塞生活。他的詩歌想象豐富,氣勢齊放,風(fēng)格奇峭而俊麗。他長于七言,其中成就最大的是七言歌行和絕句?!栋籽└杷臀渑泄贇w京》是他的代表作。岑參是邊塞詩人中最卓越的代表者,也是盛唐的一位重要作家。
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[1]
火山五月行人少, 看君馬去疾如鳥[2]。
都護行營太白西[3],角聲一動胡天曉[4]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描寫在炎夏的一天拂曉,作者在礦野中送別友人的情景,表達他們的深厚友誼和將士防守邊疆、保衛(wèi)祖國的英雄氣概。全詩內(nèi)容深厚,感情激越,筆法跳蕩。
【注釋】[1]武威——今甘肅省武威縣,造罩設(shè)有安西(即磧西)四鎮(zhèn)節(jié)度的行營。作者當時在這個行營里工作。判官——官名,唐代特派擔任臨時職務(wù)的大臣的下屬中級官員,幫助大臣工作。磧(qì棄)西——安西的別稱,在今新疆維吾爾自冶區(qū)吐魯番縣。[2]火山——在吐魯番縣,因為山上的石頭都是赤色,好象火焰,所以叫火焰山。君——指劉判官。疾如鳥——形容跑得很快,好象飛鳥一樣。疾——快,迅速。首兩旬說,火焰山那里的五月,天氣非常炎熱,在白天走路的人很少,你卻乘著馬奔向那里,頓時不見蹤影。[3]都護——官名,鎮(zhèn)守邊疆的長官。行營——出征時住的軍營。太白——山名,終南山的太乙峰,在長安城的西邊。這句點明劉判官出征的地點。[4]角聲——軍中吹奏的樂曲聲。胡——這里指少數(shù)民族。這句點明劉判官行軍經(jīng)過武威行營和作者在這里清晨送別的情景。末兩句說,你從長安京城西面的都護行營遠道而來,住了一夜,又在拂曉的軍樂聲中寫驅(qū)馬出發(fā)了,真是不辭勞苦??!
逢入京使
故周東望路漫漫[ 1 ],雙袖龍錘淚不干[ 2 ]。
馬上相逢無紙筆, 憑君傳語報平安[ 3 ]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描寫作者赴邊疆安西,到節(jié)度使高仙芝那里任書記,途中遇到進京(長安)使者的情景,表露將士戍邊思鄉(xiāng)的真切情感。
【注釋】[1]故園——指岑參在長安的家。漫漫——很長,遙遠。 [2]龍錘——淚流縱橫的樣子。這句說,不斷地用雙抽擦著思家的眼淚。 [3]憑——依靠。君——指入京使。傳語——捎個口信。
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
強欲登高去,無人送酒來[1]。
遙憐故園菊,應(yīng)傍戰(zhàn)場開[2]。
【說明】作者為官長期居住長安。安祿山叛軍攻陷長安后,那里淪為戰(zhàn)場。作者跟隨唐肅宗的流亡政府由靈武到彭原。這首詩描寫他在行軍途中,遇到重陽節(jié)(農(nóng)歷九月九日),深切懷念長安故居。本詩抒情真切。運用典故,不露痕跡,已入化境。
【注釋】[ 1 ]盛高——按照古時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人們登高飲酒。送酒——這里借用一個典故:晉朝大詩人陶淵明曾經(jīng)在家過重陽節(jié),由于家境貧困,無酒可飲,只得在住宅邊的菊花叢里坐著。過了挺長時間,刺史王弘進來了酒,他倆立即痛飲了一場。首兩句寫,作者在重陽節(jié)勉強地去登高飲酒,以此來安慰自己流亡的心情。[ 2 ]憐——愛。傍——靠。末兩句借寫思念家園的菊花,憂慮長安己經(jīng)淪為戰(zhàn)場。
山房春事
梁園日暮亂飛鴉[1],極目蕭條三兩家[2]。
庭苑不知人去盡[3],春來還發(fā)舊時花 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描寫梁園里春天的荒涼景象,反映安史之亂所造成的山河破碎、民不聊生的局面。斜井從寫景中抒情,各種景物都染上了濃厚的感情色彩。
【注釋】[1]梁園——漢代梁孝王所,后人稱兔園,又稱梁苑、東苑,在今河南省商丘縣東。梁園范圍廣大,園中有宮室、亭臺、山水、花木、禽獸,是著名的風(fēng)景區(qū)。[2]極目——極心眼力所及。蕭條——寂寞冷落。這句說,放眼遙望,園中寂寞冷落的山上居住著三兩家平常的百姓。 [3]庭——院子。苑(yuàn愿)——養(yǎng)禽獸栽植林木的地方,舊時多指帝王的花園。庭苑——指梁園。
春 夢
洞房昨夜春風(fēng)起,故人尚隔湘江水[1]。
枕上片時春夢中,行盡江南數(shù)千里[2]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描寫春夜夢游,思念遠方的友人。本詩感情深厚,想象大膽, “思念”化在夢境中。
【注釋】[1]洞房——家中的深屋。故人——友人。首兩句說,春天又到來了,夜間在室內(nèi)也感到了春風(fēng)的溫暖,可是日夜思念的朋友還是湘江那邊,至今不能相會。[2]片時——形容夢境的短暫。江南——指長江以南,湘灑在長江以南,所以夢游數(shù)千里,其中就是湘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