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 賀(九首)
李賀(790—816),字長吉,福昌(今河南省宜陽縣)人。曾為小官奉禮郎。他是一位多才而短命、有杰出成就的浪漫主義詩人。
他一生很不得志,在詩歌中發(fā)出了悲憤的呼聲,抨擊了統(tǒng)治階級的荒淫殘暴,同情痛苦的勞動人民。他的詩歌構(gòu)思奇特,想象力豐富,意境凄清幽冷,色彩鮮明,語言新穎。從下面選錄的九首詩歌便可明顯地看出這種藝術(shù)特色。
南 園[1]
一
花枝草蔓眼中開[2],小白長紅越女腮[3]。
可憐日暮嫣香落[3],嫁與春風(fēng)不用媒[5]。
【說明】本題原作共十三首,此選第一首。這首詩,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,描寫春天風(fēng)吹花落,慨嘆光陰易失,指出應(yīng)該珍惜青春。
【注釋】[1]南園——作者家住福昌縣昌谷村,家附近有南、北二個花園。南園是李賀讀書和寫作的地方。[2]草蔓——指長莖的草本花。 [3]越女腮(sāi塞)——美女的臉腮。在古代詩歌中常用。“越女”來代替美女。這里比喻白白紅紅的鮮花。[4]嫣(yān煙)香——指嬌艷芳香的花。[5]嫁與春風(fēng)——嫁給春風(fēng),即風(fēng)吹花落。媒——舊時撮合男女婚事的人。
二
尋章摘句老雕蟲[1],曉月當(dāng)簾掛玉弓[2]。
不見年年遼海上, 文章何處哭秋風(fēng)[3]?
【說明】這首詩是《南園》中的第六首。本篇運用比擬的手法寫作者的思想變化。他認(rèn)為鉆進(jìn)書本里尋求生活,專在文字技巧上下苦功,脫離社會現(xiàn)實,是不行的,必須到廣闊的天地去,到實際生活中去。
【注釋】[1]章——詩詞文的段落。老——終身從事。雕蟲——指寫作或?qū)懽骷记?。首句說,自己終身從事搜尋詩文中的好段落,摘錄名句子,來進(jìn)行寫作。[2]玉弓——殘月彎彎的樣子。這句寫每天通宵讀書作文,不顧休息。[3]遼海——即遼東,遼東靠近渤海邊,所以說“遼海”。古時,這里是征戰(zhàn)之地??耷镲L(fēng)——即悲秋。末兩句的意思是,不到現(xiàn)實中去,關(guān)在屋于里寫作悲秋的文章,它在戰(zhàn)場上沒有一點用處。
馬 詩
一
此馬非凡馬,房星本是星[1]。
向前敲瘦骨,猶自帶銅聲[2]?
【說明】本題原作共二十三首。作者托馬言志,抒發(fā)情懷,發(fā)人深省!此選第四首。這首詩描寫駿馬的骨骼不平凡,敲敲它,發(fā)出銅一樣的聲音,提倡人要有堅強(qiáng)的性格。
【注釋】[1]房星——二十八宿之一。古人有一種迷信思想,認(rèn)為馬是房星之精。首兩句說,這馬不是平凡的馬,是房星之精。下“星”字,有的說當(dāng)作“精”字。[2]瘦骨——駿馬鋒棱瘦骨。猶——如同。末兩句寫馬骨堅勁,如同銅一樣。
二
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鉤[1]。
何當(dāng)金絡(luò)腦,快走踏清秋[2]。
【說明】這是《馬詩》中的第五首。本篇描寫良馬渴望在燕山腳下,趁秋天月夜,奔馳在遼闊的沙漠上,表現(xiàn)有才能的人希望能得到任用,按照他們的專長發(fā)揮作用,使他們有所成就。
【注釋】[1]大漠——大沙漠。燕山——燕然山,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(nèi)的杭愛山。首兩句寫良馬施展本領(lǐng)的環(huán)境。[2]何當(dāng)——什么時候能夠。金絡(luò)腦——用金裝飾的馬絡(luò)頭,這里指良馬。走——跑。清秋——清爽的秋天。末兩旬說,這樣的好馬什么時候能夠在秋天里飛奔。
三
內(nèi)馬賜宮人,銀韉刺麒麟[1]。
午時鹽坂上,蹭蹬溘風(fēng)塵[2]。
【說明】這是《馬詩》中的第十一首。本篇描寫千里馬給宮廷里使用和去拉鹽車的兩種情景,表現(xiàn)有才能的人不用,固然損失很大,但任用不當(dāng),也無法使他們施展才能。
【注釋】[1]內(nèi)——最高級官員的住所,即宮廷。賜(cì刺)——賞給。韉(jiān肩)——墊馬鞍的東西。刺——繡。麒麟(qílín欺林)——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,象鹿,比鹿大,有角。首兩句說,宮廷里的千里馬給最高級的官員使用,銀白色的馬鞍墊上刺繡著麒壤。 [2]坂(bǎn板)——即虞坂,在今山西省。相傳伯樂在這里發(fā)現(xiàn)了千里馬。蹭蹬(cèngdèng)——困頓,指遭遇挫折。溘(kè刻)——依傍。末兩句說,在正午時分,千里馬拉著鹽車爬山坡,極度疲乏地依傍著熱風(fēng)飛塵。
四
伯樂向前看,旋毛在腹間[1]。
“祗今掊白草,何日驀青山[2]!”
【說明】這是《馬詩》中的第十八首。本篇描寫伯樂發(fā)現(xiàn)千里馬,慨嘆有才能的人不加以培養(yǎng),也無法使他們施展才能。
【注釋】[1]伯樂——相傳春秋時代,有個叫孫陽的人,擅長相馬,人們都以神話中掌管天馬的星名“伯樂”來稱呼他。旋毛——一撮圓轉(zhuǎn)的毛。伯樂相馬的標(biāo)準(zhǔn),認(rèn)為馬在腹下有象乳房一樣的旋毛,是千里馬。首兩句寫伯樂發(fā)現(xiàn)千里馬。[2]祇(zhǐ只)——只是。掊(pǒu)——減少。白草——西域所產(chǎn)的草,干熟時成白色,牛馬喜愛吃它。驀(mò墨)——超越。末兩句是伯樂看出千里馬后慨嘆的話。意思是,只是現(xiàn)在減少它的草料,常吃不飽,什么時候能養(yǎng)成氣力,可以驅(qū)馳青翠的山岡,施鍵它的好足力啊
五
重圍如燕尾,寶劍似魚腸[1]。
欲求千里腳,先采眼中光[2]。
【說明】這是《馬詩》中的笫二十首。本篇描寫將軍要遠(yuǎn)行,束帶掛劍,尋求千里馬的情景,說明有才能的人要有馬的品德兼老虎的生氣。
【注釋】[1]重圍——指將軍身上的雙層腰帶。。燕尾——腰帶剩余下垂的部分好象燕子的尾巴。魚腸——古代有名的寶劍。首兩句寫將軍的服飾和武器。[2]先采——首先選取。眼中光——百獸之中只有老虎的眼睛有百步光。馬經(jīng)說:眼中五彩(赤、青、黃、白、黑)行千里。末兩句寫將軍尋求千里馬。
六
武帝愛神仙,燒金得紫煙[1]。
廄中皆肉馬,不解上青天[2]。
【說明】這是《馬詩》中的笫二十三首。本篇描寫漢武帝只知好神仙,聽信方術(shù)之士燒煉丹砂能成黃金的鬼話,而他的馬棚里的天馬都成了膘肥肉多的馬,不能上青天。諷刺漢武帝迷信求仙和遠(yuǎn)征求馬。當(dāng)時的統(tǒng)治者唐憲宗也好神仙,聽信方士的鬼話,幻想長生不老。作者借沒武帝諷刺唐憲宗。
【注釋】[1]首兩向說,漢武帝好神仙,令方術(shù)之士燒煉丹砂得到黃金,結(jié)果只見到一些紫色的煙霧。[2]廄(jiù救)——馬棚。解——懂,明白。末兩句說,漢武帝的馬棚里的馬都成了膘肥肉多的馬,沒有作為,不懂得上青天。漢武帝愛好西域的汗血馬,出師伐大宛,獲得汗血馬,稱為“天馬”。
昌谷北園新筍[1]
斫取青光寫楚辭[2],膩香春粉黑離離[3]。
無情有恨何人見[4]?露壓煙啼千萬枝[5]。
【說明】本題原作共四首,此選第二首。這首詩,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,借題詩新竹上,曲折地抒發(fā)世上無人知己的怨恨之情。
【注釋】[1]昌谷——作者的家鄉(xiāng)。北園——作者家北的花園。新筍(sǔn損)——指新竹子。 [2]斫(zhuó濁)——用刀刮。青光——指竹竿上的青皮。楚辭——古代的一種詩歌,這里指作者寫的詩歌。首句說,刮去新竹子的一部分青皮,在上面寫自作的詩歌。[3]膩(nì逆)香——濃香。春粉——指嫩竹應(yīng)上的一層白也粉末。“膩香春粉”,形容新竹之美。黑離離——指寫在新竹上的一行行字跡清清楚楚。[4]無情——指的是竹子。有恨——指所寫的詩歌。何人見——誰肯來觀看這新竹和寫在上面的詩歌。[5]末句說,被露水壓得低著頭的千萬竹枝,仿佛在為無人來而啼哭。含蓄地表達(dá)怨恨之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