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 祜(二首)
張祜(hù護),字承吉,南陽(今河南省南陽縣)人,一作清河(今河北省清河縣)人。一生無官,生活放浪。他和詩人杜牧友好。
官 詞
故國三千里[1],深宮二十年[2]。
一聲何滿子, 雙淚落君前[3]。
【說明】本題原作共二首,此選第一首。這首詩描寫在深宮里的宮女的悲哀和怨恨,揭露封建帝王玩弄和壓迫女性的罪惡。作者極簡單的語句,表現(xiàn)出極真切的情感。
【注釋】[1]故國——指宮女的故鄉(xiāng)。三千里——說她遠離故鄉(xiāng)。[2]深宮——即后宮,宮女居住的地方。二十年——說她久離故鄉(xiāng)。[3]何滿子一一曲調(diào)名。唐開元中,滄州有一個著名的歌手犯了死罪,臨刑時,獻出了這支婉轉(zhuǎn)的曲調(diào),用它來贖死罪,但仍未能免除死刑。這支曲調(diào)在宮廷里非常流行。君——指皇
帝。末兩句寫宮女希望皇帝放她回故鄉(xiāng)去。
贈 內(nèi) 人[1]
禁門宮樹月痕過,媚眼微看宿鷺窠[2]。
斜拔玉釵燈影畔,剔開紅焰救飛蛾[3]。
【說明】這首詩,作者選取“微看宿鷺窠”和“救飛蛾”兩個細節(jié),表現(xiàn)宮女的不幸遭遇和善良心腸,寄托作者對宮女的同情。
【注釋】[1]由人——宮女。[2]禁門——富門,因?qū)m中是禁地,所以把官門叫“禁門”。媚——美好,可愛。窠(kē科)——鳥住的窩。首兩句寫,宮廷的月夜寂靜無人,只有月光在門和樹上移動;宮女孤單單地看著鷺烏棲息在樹上的窩里。言外道出,自已沒有自由,有家不能歸,不及飛鳥。[3]釵——婦女頭上戴的一種裝飾品。剔(tī梯)一挑撥。紅焰——燈的火焰。飛蛾——燈娥。末兩句寫宮女的善良心腸,巧妙地用“飛蛾”比喻宮女,用“教飛蛾”比喻救宮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