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長壽區(qū):“新二十四孝”焐熱老人心窩
發(fā)布時間:2016-12-14
字體大小:
摘要:
天氣越來越涼了,干兒子舒德斌回家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多了,重慶市長壽區(qū)江南街道天星村80多歲的黃茹杰和雷卓禮老兩口,心里越來越熱乎了。 無兒無女的黃茹杰和雷卓禮夫婦,在天星村放牛坡的山上孤獨相守了大半輩子。但自從街道干部舒德斌認他們做干爹干媽后,兩位老人的生活就不再孤獨了。干兒子舒德斌經常利用休息
天氣越來越涼了,“干兒子”舒德斌“回家”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多了,重慶市長壽區(qū)江南街道天星村80多歲的黃茹杰和雷卓禮老兩口,心里越來越熱乎了。
無兒無女的黃茹杰和雷卓禮夫婦,在天星村放牛坡的山上孤獨相守了大半輩子。但自從街道干部舒德斌認他們做干爹干媽后,兩位老人的生活就不再孤獨了。“干兒子”舒德斌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天星村的“家”,給老人燒火做飯、耕田耙地,空閑時就陪他們“擺龍門陣”、說貼心話,為他們捶腿揉肩做按摩。老人生病了,舒德斌不僅喂飯喂藥,還給老人端大小便。
隨著青壯年紛紛進城務工、定居,重慶市長壽區(qū)的農村出現(xiàn)了許多留守老人。一些村子里的孤寡老人雖然能享受到國家的經濟補貼,但因無人照料顯得形單影只。“我們黨員干部常常說自己是人民的兒子,能不能真正給這些孤寡老人當好‘兒女’?”在長壽區(qū)委常委、江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云平的倡議下,江南街道率先開展了黨員干部“一對一親情結對”志愿服務活動,給孤寡老人當“干兒子”“干女兒”。街道還招募了2000多名志愿者,就近為遍布各個村落的4330名老人提供“親情服務”。
江南街道把尊老孝老助老作為密切黨群關系、為民辦實事好事的大事來抓,受到城鄉(xiāng)居民歡迎,成為長壽區(qū)弘揚慈孝文化的典范。據長壽區(qū)委常委、宣傳部長陳瑛介紹,區(qū)委區(qū)政府已將“孝”作為全區(qū)道德規(guī)范,通過開展“孝道文化建設”“文藝傳孝”和定期舉辦“十大健康壽星”“十大孝星”評選表彰等系列活動,著力構建“孝”文化特色。
長壽區(qū)委區(qū)政府還在全區(qū)啟動了“盡孝行動”。按照“新二十四孝”的行為標準,黨員干部除了給予老人資助和慰問,還會經常去家里幫助解決問題,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。老人離世后,還要像真正的子女一樣,為他們送終安葬。為了讓“長壽區(qū)的老人更長壽”,區(qū)里還從“情感生活”“身體健康”“權利維護”“文化需求”等方面,制定了關愛全區(qū)孤寡老人、五保老人和空巢老人的10項具體措施,讓老人們節(jié)慶日有人陪吃飯、孤單時有人陪聊天,還會按時領著老人們去體檢。(記者張國圣 李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