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炙人口的臨終詩
發(fā)布時間:2016-12-16
字體大小:
摘要:
人固有一死,無法回避。當生命的歷程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,不少名人志士用臨終詩來表達他們當時內(nèi)心的感受,臨終詩也就成了生命之歌的最后樂章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,鳥之將亡其鳴也哀,形形色色的臨終詩中也有奸臣反省,發(fā)出最后的詠嘆。死者已矣,但臨終詩留與后人,發(fā)人深省。以下所輯十五首臨終詩,希望帶給我們
人固有一死,無法回避。當生命的歷程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,不少名人志士用“臨終詩”來表達他們當時內(nèi)心的感受,臨終詩也就成了生命之歌的最后樂章。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,鳥之將亡其鳴也哀”,形形色色的臨終詩中也有奸臣反省,發(fā)出最后的詠嘆。死者已矣,但臨終詩留與后人,發(fā)人深省。以下所輯十五首臨終詩,希望帶給我們更多思考(部分原詩無題,題目為君同所加)。 一、詩仙臨終詩
《臨終歌》李白
大鵬飛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濟。
余風激兮萬世,游扶桑兮掛左袂。
后人得之傳此,仲尼亡兮誰為出涕?
大鵬在李白的眼里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、非凡的英雄形象。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。《臨終歌》發(fā)之于聲,是李白的長歌當哭;形之于文,視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銘。李白一生,既有遠大的理想,而又非常執(zhí)著于理想,為實現(xiàn)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。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(jié)的時候,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。掩卷而思,恍惚間會覺得詩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鵬在九天奮飛,那渺小的樹杈,終究是掛不住它的,它將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,為后人所瞻仰。
《絕筆詞》蔡京
八十一年住世,四千里外無家。
如今流落向天涯,夢到瑤池闕下。
玉殿五回命相,彤庭幾度宣麻。
止因貪此戀榮華,便有如今事也!
北宋權(quán)奸蔡京,勾結(jié)大宦官童貫,倒行逆施,時稱“六賊”之首。金兵攻宋時,他率全家逃難,被欽宗放逐至嶺南。途中百姓聞知其名,拒售飲食,并痛斥、詬罵。蔡京在轎中長嘆道:“京失人心,一至于此”。絕筆詞的最后兩句,尤其是一個貪字,可謂點到問題實質(zhì);但也不出自怨自艾范圍,對其禍國殃民之罪行,并無反省之意。就此而論,此老至死,仍冥頑不化。